战略,执行,文化,组织,这四要素决定企业的成败。
清晰而且专注的战略,没有瑕疵的执行,坚持绩效导向的文化,架构简单、市场反应迅速的组织。这是对企业成败要具备的四要素的概括。
清晰与专注. 只有做到战略清晰, 才能”上下同欲”, 战略才有可能成为可沟通的指导思想, 才能作为指导具体战术行动的原则. 同时也只有做到了清晰, 才能显示思维的澄澈避免混乱思绪的干扰,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修正, 才容易被理解. 对待战略, 许多有见识的企业家还有这样的共识: 简单的才是好的. 因为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把问题说清楚, 才是真功夫, 那才说明你真的懂了. 其次, 专注与清晰是一脉相承的, 做到了清晰才有可能做到专注. 专注是指战略涉及的目标集中, 企业领导者精力的投入、企业资源的分配全都能够聚焦于组织所定位的有竞争力的业务.
以清晰的思路专心致志地、持续不渝的经营自己有特长的业务, 这就是常青企业在战略上的特点. 比照当前的许多中国企业, 不仅战略思路复杂而且领导者自身也已经被这种复杂性缚得死死的, 已经陷入了“积极的瞎忙”之中. 许多人的思路不清, 虽然勤奋, 但忙的似乎是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务而不是真正重要的或应当关注的. 他们甚至已经无法做到专注, 很多人已经迷失在习惯、事业系统的惯性、成功后的自恋之中. 这些企业对外部的变化越来越不敏感了.
执行 国内许多企业正在陷入这样的困境: 有执行的(流程顺利)没战略(与外部逐渐脱节); 有战略的(有想法)没执行(过程混乱与想法异辙). 常青企业的执行, 做到了在运营环节的尽善尽美. 一方面企业的执行就是战略的实现形式, 二者已经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执行本身保证了组织效能的发挥, 以及过程效率的自动改善与持续学习. 再有就是, 组织已经在各个层次和岗位上形成了能动解难的能力. 完美执行的背后反映的是: 战略思想与运营流程(执行过程)、人员管理等各项系统的匹配与和谐.
执行障碍同样是我在许多企业中发现的通病之一. 不仅是战略与执行过程脱节, 更严重的是: “许多管理者的脑子已经被水泡了”, 他们的思绪远离实际业务情境, 他们缺乏对业务的实际理解. 财务总监不能回答(甚至没有建立起这样的管理工具)组织与外部客户的权义状态, 有时候就是一笔具体的应收应付款项也需要调动人力查账; 他还经常不能够为支持一线业务作出资金计划; 他还不能管理企业的运行效率. 有些企业集团的子公司总经理, 脑子里缺乏企业业务运行的大画面, 不理解各项职能的价值以及彼此的关系, 更不晓得整合在一起是在如何创造价值, 如此他当然失去了解决部门冲突的能力与改善运营的机会. 整个企业没有一项完备的经营计划, 所以也谈不上有效的分解目标, 领导者没有能力向各个岗位传递明确的企业的意图, 领导者更做不到对业务进程的跟进以及对下属的指导、培养.
执行, 同样也是本土企业的大问题.
文化 文化指的是主导价值观以及指导精力分配的原则(这个限制是为了讨论简单). 常青计划发现: 杰出企业的文化是以绩效导向的. 绩效导向属第五级领导者的特点, 绩效导向并非是指只在意结果而忽略过程. 绩效导向是指以始为终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企业中各级领导者及员工在看待营运过程的时候总会以这些动作的最终结果来做评价标准, 指导决策, 作出选择. 当组织中确立了这样的价值观,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在所有环节和事情上自动追求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组织在集体参与下形成的目标, 这个目标在这样的文化下已经成为了各岗位上的人们彼此、各部门间彼此的承诺. 组织在运营过程表现出来的执行力, 中心就是指组织实现自己意图的能力, 也就是心想事成的能力. 全体员工把获得结果的逻辑带到执行过程, 这时候组织中出现的是一种真正的责任感、协作精神、一种戮力同心、使命必达的集体意志.
组织架构 为了实现创造价值的目标, 管理者需要对人员和组织其它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出现了组织. 企业组织在经营运行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以创造价值来衡量的能力.
组织能力, 我们关注的就是: 感知外部(需求)的能力(包括理解与前瞻); 做出响应的速度; 创造价值的效率与效能. 在最终结果出现之前, 组织中的所有过程在财务上都会反映为费用和成本, 在执行上反映为速度的损失、敏感性的降低. 因此, 组织中任何与创造最终价值无关的行为和过程都是葬送效率的, 不仅财务, 还有精力的损失, 最终还必将转化为组织智力(理解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能力、前瞻与预见的能力)的损失. 常青企业不给这些过程以生存之地. 绩效导向的观念在组织上的要求就是: “直接”. 决策过程应当以市场为导向而无需考虑内部权力的平衡; 决策的权力应当赋予承担执行责任的部门和个人. 如此, 信息与决策以及执行有效地完成了整合. 从而企业组织开始了与环境的即时互动.
当企业具备了以上四要素(战略,执行,文化,组织)就能让企业朝着一个光明的方向前进。